
“罗医生,我的带状疱疹被治好了,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太难受了,现在一点都不痛的感觉真好!”一位从澧县慕名而来的张先生在接受脊髓电刺激术后发出由衷的感叹。张先生曾经被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折磨,疼痛康复科一病区主治医师罗建安凭借精湛医术,终于带他走出了阴霾,迎来了康复的曙光。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张先生右侧胸背部突然出现疱疹伴疼痛。一开始张先生并未将这些小水泡放在心上,没有进行规范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疱疹虽有所减少,但疱疹区域内的皮肤出现火烧样剧烈疼痛,疼得最厉害的时候他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直言“疼得想跳楼”。
面对这样的折磨,张先生在当地医院尝试了中草药与口服止痛药物的联合治疗,但并未能为他带来疼痛的缓解。绝望之中,有人向他推荐了擅长疼痛治疗的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
于是,张先生带着渴望与不安来到了我院疼痛康复科一病区。接诊医生罗建安为张先生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脊髓电刺激术。并安慰张先生不用担心,这项先进的医疗技术,如同精准的导航仪,精准地作用于疼痛源头,可以极大程度地缓解他的疼痛。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脊髓电刺激器被精准地置入张先生的体内。随着电流的轻轻刺激,那些曾经让他痛不欲生的神经信号被有效抑制,疼痛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三周的治疗后,当电刺激器被顺利拔除时,他的疼痛,就这样奇迹般地消失了,再也没有复发,张先生彻底告别了依赖镇痛药物的日子。出院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喜悦。
近年来,脊髓电刺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疼痛治疗的格局。这个新颖的治疗方式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下面让四医君为您科普。
脊髓电刺激如何在慢性疼痛中发挥大作用?
脊髓电刺激疗法最早是治疗慢性疼痛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通过脊髓电刺激来治疗疼痛,就已经得到了一些理论及临床上的证实,这种治疗方式对于多种药物疗效不佳的慢性疼痛都是效果明显的。
它是一种将电极植入椎管内,利用脉冲电流抑制脊髓神经的痛觉信号传导从而缓解疼痛的方法。目前在国内,这一疗法多应用于慢性神经根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痛等顽固性疼痛问题。它具有微创、不破坏神经、见效快且疗效确切等优势,是疼痛领域的一种前沿疗法。
目前临床上很多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都可以应用脊髓电刺激植入术进行治疗,
常见的包括: 1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应用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治疗效果良好; 2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也称糖尿病足,严重者可能导致坏疽和截肢,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避免截肢; 3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即骨科手术后仍存在的顽固性腰腿痛,其他微创治疗或再次开刀手术治疗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通过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将腰椎相关疼痛信号阻断,可从根本上解决疼痛症状; 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传统药物治疗或微创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痛不欲生,可进行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治疗; 5 此外,一些临床上不常见的疼痛也可应用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包括: 1、截肢后的幻肢痛或残肢痛; 2、周围神经卡压引起的顽固性疼痛,如臂丛神经损伤; 3、脊髓电刺激还能治疗瘫痪,还能昏迷促醒临床研究表明,脊髓电刺激能够诱发和增强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痉挛性瘫痪的肢体的肌张力,恢复一定的运动功能;还能够改善大小便障碍,从而促进功能恢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处于微意识状态的患者约4成促醒改善或成功醒来,外伤性脑昏迷和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昏迷促醒概率高。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且连续4周以上意识无进行性提高或恶化,而其他手段效果不理想,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下,可考虑进行脊髓电刺激促醒手术。对于外伤性意识障碍,连续8周无意识改善,伤后6个月可考虑手术干预。
脊髓电刺激是如何进行治疗的?
脊髓电刺激系统包括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电极、延伸导线等植入部件,以及程控器等体外辅助设备。进行手术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电极通常分为穿刺电极和外科电极两大类。电极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情况,以平衡风险和获益。
脊髓电刺激手术分测试期和永久植入期两期进行。测试期进行1周的测试性治疗,观察镇痛疗效和病人对电刺激的耐受程度。若病人疼痛缓解≥50%或总体功能改善≥50%和/或病人对测试效果满意,则视为测试合格,可以植入脉冲式发生器;若测试效果不满意,则通过手术取出电极。
外科电极需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放置,术中借助X线透视确认电极位置,也可借助体感诱发电位或肌电图辅助电极位置确认。植入脉冲式发生器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建立皮下囊袋,将电极经皮下隧道与植入脉冲式发生器连接。总体而言,手术的创伤较小,安全可逆,风险可控。
针对不同疾病,电极位置的不同,植入脉冲式发生器的植入部位也不同,原则是以不影响病人功能为原则,通常位置为臀上、锁骨下、腹部等。与常规外科手术不同,脊髓电刺激手术完成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需要程控来获得及维持良好的疗效。
还有哪些疾病适用?
除了慢性疼痛、糖尿病足、痉挛性瘫痪、昏迷促醒,还有很多疾病可以使用脊髓电刺激疗法,包括: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的运动功能、肌肉力量、随意运动和步态等的功能恢复;
2. 帕金森、非帕金森震颤、腿痛趾动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等运动障碍疾病;
3. 神经源性膀胱;
4. 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心脏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
专家介绍
中共党员,主治医师,毕业南华大学。曾多次至湘雅三医院学习三氧大自血,到集里医院专门进修学习疼痛射频治疗。善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退行性病变、膝关节炎等常见疾病,擅长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以及急性脑卒中及康复等,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联系电话:13975667846
疼痛康复科一病区
地理位置:北区门诊楼3楼
联系电话:0736-2675098
疼痛康复科二病区
地理位置:南区门诊楼3楼
联系电话:0736-2761853
责编:邢修宇
一审:胡蔓
二审:刘宏远
三审:姚军 陈世杨
来源:鼎城区融媒体中心
何朝辉主持召开鼎城区安全守底工作调度会
鼎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召开
陈远调研鼎城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何朝辉带队赴成都、彭州开展学习考察
下载APP
分享到